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2:14    次浏览
巴塘县位于四川甘孜州西部,东接乡城、理塘县,南连得荣县,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、盐井、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,北与白玉县交界。南北长约260公里,东西宽约45公里,面积8186平方公里,为藏族,羌族,汉族,纳西族,彝族,回族等民族的聚居地。 巴塘,最早见于清康五十八年(1719)《清实录》,系藏语译音,意为“绵羊声坝”,含吉祥之意。巴塘县驻地,原系四山生命,绿野中开的一片草地,放牧牛羊,到处一片“咩咩”叫声,藏语“咩”即为“巴”音,因而以声音定地名,取名“巴塘”。巴塘地处川西北高原山区,沙鲁里山脉高耸于县境东部,横断山脉纵贯全县。东北部属山原区,中部和西北部属高山峡谷区,西南部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。原始森林密布,栖居和生长着许多野生动物和植物。 云气缭绕的巨大山峦和变幻不定的低沉天空,界定了某种与永恒有关的感受。巴塘人民小学的办公楼和食堂,是试图对这种永恒产生回映的两栋石头房子,或者说,是两座山。一座是挺拔的,多孔的,色彩的,乃至有些迷幻,设计师称之为“幻山”;另一座是匍匐的,洞穴的,原始的,在其中感觉到明暗交叠,其名为“光丘”。 行政楼“幻山” 食堂“光丘”行政楼——“幻山”“幻山”在日光下的轮廓是对称明晰的,石料在阳光下看上去有一种金属感。夜晚来临的时候,会逐渐幻化为漂浮在空中白色与彩色相叠合的无数光斑,自在的游弋着。 石料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光泽 男孩和女孩以及诸多明亮的光斑此时如岩画一般 室内空间 夜晚白色与彩色相叠合的无数光斑 食堂——“光丘”远远地看去,“光丘”在大地上伸展开来。它背靠着山体和天空,有雨的时候,潮气和水将三者几乎融合在一起。不规则的建筑,高低起伏错落。一侧众多的混凝土台阶使人有攀爬和游戏的欲望,另一侧巨大的洞口则是入口。光线随着一天之中时间的推移而改变,在天窗洞口的位置与杉木混合成温暖的气氛,与冰凉而粗粝的石料墙面相互映衬。明和暗交替出现,通过内部石墙上层叠的洞口可以洞悉空间内部所有隐约的变化。夜晚来临的时候,内部的场景和光线通过巨大的洞口传递出,仿佛众多独立的世界。然而进入其中,则展现出一个混合而原生的山丘石穴。 “光丘”在大地上伸展开来 众多的混凝土台阶 冰凉而粗粝的石料墙面 室内空间 办公楼总平面/食堂总平面 办公楼一层平面 办公楼立面 办公楼剖面 建筑细部 食堂一层平面 食堂二层平面 / 食堂三层平面 食堂立面 食堂剖面 建筑细部项目名称:巴塘人民小学行政办公楼业主: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教育局设计团队:活泼泼地livil architects项目建筑师:刘崇霄结构工程师:刘胜鹏方案设计:刘崇霄,何蓉,邵帅初步设计合作团队: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十三建筑设计研究室团队成员:何蓉,宋彦,高行施工图合作团队: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(普通合伙)建筑专业:李进,夏晨晨结构专业:张勤电气专业:蒋锐暖通专业:刘垒给排水专业:王国文设计及施工时间:2012年4月 – 2016年7月建筑面积:1780平方米摄影师:陶旭项目名称:巴塘人民小学食堂业主: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教育局设计团队:活泼泼地livil architects项目建筑师:刘崇霄结构工程师:刘胜鹏方案设计:刘崇霄,何蓉,邵帅初步设计合作团队:北京厚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团队成员:李文,张玥,范毅施工图合作团队: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(普通合伙)建筑专业:李进,孙艳玲结构专业:张多维电气专业:蒋锐暖通专业:刘垒给排水专业:朱姝设计及施工时间:2012年4月 – 2016年7月建筑面积:2320平方米摄影师:陶旭来源:谷德设计网全球设计资讯尽在《诠释TRENDS》杂志欢迎关注诠释官方微信:trendsideas